普通混凝土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8-15 10:5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优点缺点
优点: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可用钢筋增强。
分类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石膏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较多);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表观密度分:
特重混凝土(>2500kg/m3);
普通混凝土(1900<<2500kg/m3);
轻混凝土(600<<1900kg/m3)。
按用途分:结构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种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1]
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要求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质、作用及其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原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
品种选择
配制混凝土一般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或其他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何种水泥,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参照表3—8选用。
标号选择
水泥标号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原则上是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低标号水泥。
如必须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偏少,影响和易性及密实度,所以应掺入一定数量的混合材料。如必须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过多,不经济,而且要影响混凝土其它技术性质。
细骨料
综述
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砂)。一般采用天然砂,它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不同矿物散粒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有河砂、海砂及山砂。配制混凝土时所采用的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有害杂质
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砂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粘附在砂的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都对水泥有腐蚀作用。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在一般情况下,海砂可以配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但由于海砂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有些杂质如泥土、贝壳和杂物可在使用前经过冲洗、过筛处理将其清除。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更应严格些。当用较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大,水泥用量少,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这时,如果砂中泥土细粉多一些,则只要将搅拌时间稍加延长,就可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表面特征
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山砂的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用它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河砂、海砂,其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用来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则较低,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
粗细程度
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的空隙是由水泥浆所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如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就减小了;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就更小了。由此可见,要想减小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搭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
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当砂中含有较多的粗粒径砂,并以适当的中粒径砂及少量细粒径砂填充其空隙,则可达到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均较小,这样的砂比较理想,不仅水泥浆用量较少,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可见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因而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仅用粗细程度这一指标是不能作为判据的。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筛分析的方法,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的标准筛(方孔筛),将500g的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得余留在各个筛上的砂的质量(不包括孔径为9.5mm筛),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个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在一起)。
根据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区,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任何一个级配区以内。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mm和0.63mm筛号外,允许有超出分区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规定画出砂1、2、3级配区的筛分曲线。砂过粗(细度模数大于3.7)配成的混凝土,其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易控制,且内摩擦大,不易振捣成型;砂过细(细度模数小于0.7)配成的混凝土,既要增加较多的水泥用量,而且强度显著降低。所以这两种砂未包括在级配区内。
注:1.允许超出≯5%的总量,是指几个粒级累计筛余百分率超出的和,或只是某一粒级的超出百分率。
2.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从筛分曲线也可看出砂的粗细,筛分曲线超过第1区往右下偏时,表示砂过粗。筛分曲线超过第3区往左上偏时则表示砂过细。
如果砂的自然级配不合适,不符合级配区的要求,这时就要采用人工级配的方法来改善。最简单的措施是将粗、细砂按适当比例进行试配,掺合使用。
为调整级配,在不得已时,也可将砂加以过筛,筛除过粗或过细的颗粒。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2区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当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砂的坚固性
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按标准(JGJ52—92)规定,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3规定。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
粗骨料
综述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或碎卵石。岩石由于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称为卵石。 配制混凝土的粗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害杂质
粗骨料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粘土、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杂质。它们的危害作用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4—4中规定。当粗骨料中夹杂着活性氧化硅(活性氧化硅的矿物形式有蛋白石、玉髓和鳞石英等,含有活性氧化硅的岩石有流纹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等)时,如果混凝土中所用的水泥又含有较多的碱,就可能发生碱骨料破坏。这是因为水泥中碱性氧化物水解后形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化学反应,结果在骨料表面生成了复杂的碱一硅酸凝胶。这样就改变了骨料与水泥浆原来界面,生成的凝胶是无限膨胀性的(指不断吸水后体积可以不断肿胀),由于凝胶为水泥石所包围,故当凝胶吸水不断肿胀时,会把水泥石胀裂。这种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作用通常称为碱骨料反应。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则应遵守以下规定使用:①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掺合料;②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砂浆长度法:这种方法是用含活性氧化硅的骨料与高碱水泥制成1:2.25的胶砂试块,在恒温、恒湿中养护,定期测定试块的膨胀值,直到龄期12个月。如果在6个月中,试块的膨胀率超过0.05%或1年中超过 0.1%,这种骨料就认为是具有活性的。若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应用岩石柱法进行检验,经检验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不宜作混凝土骨料。另外粗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块。
注:
1.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2.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4.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
5.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6.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
7.砂中如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求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8.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
9.碎石或卵石中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其总含量可由1.0%及2.0%分别提高到1.5%和3.O%。
10.对C10和低于C10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2.5%。
11.有抗冻、抗渗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0%。
12.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1.00%。
13.碎石或卵石中如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求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14.对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其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表面特征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同样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碎石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而卵石多为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在水泥用量和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碎石
普通混凝土
【概要描述】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优点缺点
优点: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可用钢筋增强。
分类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石膏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较多);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表观密度分:
特重混凝土(>2500kg/m3);
普通混凝土(1900<<2500kg/m3);
轻混凝土(600<<1900kg/m3)。
按用途分:结构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种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1]
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要求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质、作用及其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原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
品种选择
配制混凝土一般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或其他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何种水泥,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参照表3—8选用。
标号选择
水泥标号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原则上是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低标号水泥。
如必须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偏少,影响和易性及密实度,所以应掺入一定数量的混合材料。如必须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过多,不经济,而且要影响混凝土其它技术性质。
细骨料
综述
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砂)。一般采用天然砂,它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不同矿物散粒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有河砂、海砂及山砂。配制混凝土时所采用的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有害杂质
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砂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粘附在砂的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都对水泥有腐蚀作用。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在一般情况下,海砂可以配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但由于海砂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有些杂质如泥土、贝壳和杂物可在使用前经过冲洗、过筛处理将其清除。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更应严格些。当用较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大,水泥用量少,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这时,如果砂中泥土细粉多一些,则只要将搅拌时间稍加延长,就可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表面特征
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山砂的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用它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河砂、海砂,其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用来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则较低,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
粗细程度
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的空隙是由水泥浆所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如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就减小了;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就更小了。由此可见,要想减小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搭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
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当砂中含有较多的粗粒径砂,并以适当的中粒径砂及少量细粒径砂填充其空隙,则可达到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均较小,这样的砂比较理想,不仅水泥浆用量较少,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可见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因而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仅用粗细程度这一指标是不能作为判据的。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筛分析的方法,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的标准筛(方孔筛),将500g的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得余留在各个筛上的砂的质量(不包括孔径为9.5mm筛),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个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在一起)。
根据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区,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任何一个级配区以内。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mm和0.63mm筛号外,允许有超出分区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规定画出砂1、2、3级配区的筛分曲线。砂过粗(细度模数大于3.7)配成的混凝土,其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易控制,且内摩擦大,不易振捣成型;砂过细(细度模数小于0.7)配成的混凝土,既要增加较多的水泥用量,而且强度显著降低。所以这两种砂未包括在级配区内。
注:1.允许超出≯5%的总量,是指几个粒级累计筛余百分率超出的和,或只是某一粒级的超出百分率。
2.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从筛分曲线也可看出砂的粗细,筛分曲线超过第1区往右下偏时,表示砂过粗。筛分曲线超过第3区往左上偏时则表示砂过细。
如果砂的自然级配不合适,不符合级配区的要求,这时就要采用人工级配的方法来改善。最简单的措施是将粗、细砂按适当比例进行试配,掺合使用。
为调整级配,在不得已时,也可将砂加以过筛,筛除过粗或过细的颗粒。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2区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当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砂的坚固性
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按标准(JGJ52—92)规定,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3规定。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
粗骨料
综述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或碎卵石。岩石由于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称为卵石。 配制混凝土的粗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害杂质
粗骨料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粘土、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杂质。它们的危害作用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4—4中规定。当粗骨料中夹杂着活性氧化硅(活性氧化硅的矿物形式有蛋白石、玉髓和鳞石英等,含有活性氧化硅的岩石有流纹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等)时,如果混凝土中所用的水泥又含有较多的碱,就可能发生碱骨料破坏。这是因为水泥中碱性氧化物水解后形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化学反应,结果在骨料表面生成了复杂的碱一硅酸凝胶。这样就改变了骨料与水泥浆原来界面,生成的凝胶是无限膨胀性的(指不断吸水后体积可以不断肿胀),由于凝胶为水泥石所包围,故当凝胶吸水不断肿胀时,会把水泥石胀裂。这种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作用通常称为碱骨料反应。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则应遵守以下规定使用:①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掺合料;②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砂浆长度法:这种方法是用含活性氧化硅的骨料与高碱水泥制成1:2.25的胶砂试块,在恒温、恒湿中养护,定期测定试块的膨胀值,直到龄期12个月。如果在6个月中,试块的膨胀率超过0.05%或1年中超过 0.1%,这种骨料就认为是具有活性的。若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应用岩石柱法进行检验,经检验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不宜作混凝土骨料。另外粗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块。
注:
1.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2.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4.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
5.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6.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
7.砂中如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求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8.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
9.碎石或卵石中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其总含量可由1.0%及2.0%分别提高到1.5%和3.O%。
10.对C10和低于C10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2.5%。
11.有抗冻、抗渗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0%。
12.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1.00%。
13.碎石或卵石中如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求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14.对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其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表面特征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同样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碎石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而卵石多为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在水泥用量和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碎石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8-15 10:54
- 访问量: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优点缺点
优点: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可用钢筋增强。
分类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石膏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较多);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表观密度分:
特重混凝土(>2500kg/m3);
普通混凝土(1900<<2500kg/m3);
轻混凝土(600<<1900kg/m3)。
按用途分:结构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种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1]
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要求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搅拌、成型、养护)有关。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质、作用及其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原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水泥
品种选择
配制混凝土一般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或其他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何种水泥,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参照表3—8选用。
标号选择
水泥标号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原则上是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低标号水泥。
如必须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偏少,影响和易性及密实度,所以应掺入一定数量的混合材料。如必须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过多,不经济,而且要影响混凝土其它技术性质。
细骨料
综述
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砂)。一般采用天然砂,它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不同矿物散粒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有河砂、海砂及山砂。配制混凝土时所采用的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有害杂质
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砂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粘附在砂的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都对水泥有腐蚀作用。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在一般情况下,海砂可以配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但由于海砂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有些杂质如泥土、贝壳和杂物可在使用前经过冲洗、过筛处理将其清除。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更应严格些。当用较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大,水泥用量少,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这时,如果砂中泥土细粉多一些,则只要将搅拌时间稍加延长,就可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表面特征
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山砂的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用它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河砂、海砂,其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用来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则较低,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
粗细程度
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在混凝土中砂粒之间的空隙是由水泥浆所填充,为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的目的,就应尽量减小砂粒之间的空隙。如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就减小了;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就更小了。由此可见,要想减小砂粒间的空隙,就必须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搭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与细砂之分。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在混凝土中,砂子的表面需要由水泥浆包裹,砂子的总表面积愈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就愈多。因此,一般说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比用细砂所需的水泥浆为省。
因此,在拌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当砂中含有较多的粗粒径砂,并以适当的中粒径砂及少量细粒径砂填充其空隙,则可达到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均较小,这样的砂比较理想,不仅水泥浆用量较少,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可见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因而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仅用粗细程度这一指标是不能作为判据的。
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筛分析的方法,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的标准筛(方孔筛),将500g的干砂试样由粗到细依次过筛,然后称得余留在各个筛上的砂的质量(不包括孔径为9.5mm筛),并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和A6(各个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在一起)。
根据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成三个级配区,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任何一个级配区以内。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mm和0.63mm筛号外,允许有超出分区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规定画出砂1、2、3级配区的筛分曲线。砂过粗(细度模数大于3.7)配成的混凝土,其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易控制,且内摩擦大,不易振捣成型;砂过细(细度模数小于0.7)配成的混凝土,既要增加较多的水泥用量,而且强度显著降低。所以这两种砂未包括在级配区内。
注:1.允许超出≯5%的总量,是指几个粒级累计筛余百分率超出的和,或只是某一粒级的超出百分率。
2.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从筛分曲线也可看出砂的粗细,筛分曲线超过第1区往右下偏时,表示砂过粗。筛分曲线超过第3区往左上偏时则表示砂过细。
如果砂的自然级配不合适,不符合级配区的要求,这时就要采用人工级配的方法来改善。最简单的措施是将粗、细砂按适当比例进行试配,掺合使用。
为调整级配,在不得已时,也可将砂加以过筛,筛除过粗或过细的颗粒。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2区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当采用3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砂的坚固性
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按标准(JGJ52—92)规定,砂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3规定。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
粗骨料
综述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或碎卵石。岩石由于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称为卵石。 配制混凝土的粗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害杂质
粗骨料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粘土、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杂质。它们的危害作用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4—4中规定。当粗骨料中夹杂着活性氧化硅(活性氧化硅的矿物形式有蛋白石、玉髓和鳞石英等,含有活性氧化硅的岩石有流纹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等)时,如果混凝土中所用的水泥又含有较多的碱,就可能发生碱骨料破坏。这是因为水泥中碱性氧化物水解后形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起化学反应,结果在骨料表面生成了复杂的碱一硅酸凝胶。这样就改变了骨料与水泥浆原来界面,生成的凝胶是无限膨胀性的(指不断吸水后体积可以不断肿胀),由于凝胶为水泥石所包围,故当凝胶吸水不断肿胀时,会把水泥石胀裂。这种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作用通常称为碱骨料反应。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则应遵守以下规定使用:①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掺合料;②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砂浆长度法:这种方法是用含活性氧化硅的骨料与高碱水泥制成1:2.25的胶砂试块,在恒温、恒湿中养护,定期测定试块的膨胀值,直到龄期12个月。如果在6个月中,试块的膨胀率超过0.05%或1年中超过 0.1%,这种骨料就认为是具有活性的。若骨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应用岩石柱法进行检验,经检验判定骨料有潜在危害时,不宜作混凝土骨料。另外粗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块。
注:
1.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2.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3.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4.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
5.对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根据水泥标号,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6.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
7.砂中如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求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8.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
9.碎石或卵石中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其总含量可由1.0%及2.0%分别提高到1.5%和3.O%。
10.对C10和低于C10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2.5%。
11.有抗冻、抗渗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0%。
12.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1.00%。
13.碎石或卵石中如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求经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14.对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其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表面特征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同样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碎石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而卵石多为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在水泥用量和水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差,但强度较高,而卵石拌制的混凝土则流动性较好,但强度较低。如要求流动性相同,用卵石时用水量可少些,结果强度不一定低。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还有属于针状(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指一个粒级下限和上限粒径的平均值――的2.4倍)和片状(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0.4倍)的,这种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颗粒级配
(1)最大粒径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随之减小。因此,保证一定厚度润滑层所需的水泥浆或砂浆的数量也相应减少,所以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条件许可下,尽量选用得大些。由试验研究证明,最佳的最大粒径取决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在水泥用量少的混凝土中(每l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170kg),采用大骨料是有利的。在普通配合比的结构混凝土中,骨料粒径大于40mm并没有好处。骨料最大粒径还受结构型式和配筋疏密限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石子粒径过大,对运输和搅拌都不方便。
(2)颗粒级配
石子级配好坏对节约水泥和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拌制高强度混凝土,石子级配更为重要。
石子的级配也通过筛分试验来确定,石子的标准筛有孔径为2.5、5、10、16、20、25、31.5、40、50、63、80及100mm等12个筛子。分计筛余百分率和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均与砂的相同。
注:
1.摘自《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2.公称粒级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单粒级一般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它也可与连续粒级 的碎石或卵石混合使用,以改善它们的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
3.根据混凝土工程和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后,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直接采用单粒级,但必须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强度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在选择采石场或对粗骨料强度有严格要求或对质量有争议时,也宜用岩石立方体强度作检验。对经常性的生产质量控制则可用压碎指标值检验。
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m×5cm×5c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P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强度指标,根据JGJ53—92规定不应小于1.5。但在一般情况下,火成岩试件的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水成岩不宜低于30MPa。
压碎指标表示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坚固性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要求测定其坚固性。即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五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不超过规定。
注:有腐蚀性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或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等要求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质量损失应不大于8%?
(四)骨料的含水状态及饱和面干吸水率
骨料一般有干燥状态、气干状态、饱和面干状态和湿润状态等四种含水状态。骨料含水率等于或接近于零时称干燥状态;含水率与大气湿度相平衡时称气干状态;骨料表面干燥而内部孔隙含水达饱和时称饱和面干状态;骨料不仅内部孔隙充满水,而且表面还附有一层表面水时称湿润状态。
在拌制混凝土时,由于骨料含水状态的不同,将影响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骨料在饱和面干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饱和面干吸水率。在计算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配合比时,如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则不会影响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因为饱和面干骨料既不从混凝土中吸取水分,也不向混凝土拌合物中释放水分。因此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常以饱和面干状态骨料为基,这样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的控制就较准确。而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这是因为坚固的骨料其饱和面干吸水率一般不超过2%,而且在工程施工中,必须经常测定骨料的含水率,以及时调整混凝土组成材料实际用量的比例,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当细骨料被水湿润有表面水膜时,常会出现砂的堆积体积增大的现象。砂的这种性质在验收材料和配制混凝土按体积定量配料时具有重要意义。
(五)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以及经适当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 对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的质量要求是: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结;不得有损于混凝土强度发展;不得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不得污染混凝土表面。当使用混凝土生产厂及商品混凝土厂设备的洗刷水时,水中物质含量限值应符合要求。在对水质有怀疑时,应将该水与蒸馏水或饮用水进行水泥凝结时间、砂浆或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测得的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还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用该水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蒸馏水或饮用水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海水中含有硫酸盐、镁盐和氯化物,对水泥石有侵蚀作用,对钢筋也会造成锈蚀,因此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①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化物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技术性质编辑
1.混凝土拌合物的概念:
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均匀后,未凝结硬化之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
2.和易性的概念: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充到模板的各个角落的性能;
粘聚性:是新拌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使得混凝土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的性能;
保水性:新拌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能力.
3.和易性测定方法:
通常是以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来评定和易性,而粘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观察的方法进行评定。
4.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特性,用水量,水灰比,骨料的性质等;
(2)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
(3)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水分蒸发或被骨料吸收,拌合物变得干稠,流动性减小。
5.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规定,将混凝土拌合物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简称立方体抗压强度),以 cu表示。
6.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A.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水泥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小,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B.骨料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与骨料(尤其是粗骨料)的表面状况有关.碎石表面粗糙,粘结力比较大,卵石表面光滑,粘结力比较小.因而在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往往高于卵石混凝土。
C.龄期:龄期是指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所经历的时间.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长.最初7~14d内,强度增长较快,以后逐渐缓慢.普通水泥制成的混凝土,在标准条件养护下,龄期不小于3d的混凝土强度发展大致与其龄期的对数成正比关系。
D.养护条件: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主要指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养护环境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反之亦然.为加快水泥的水化速度,可采用湿热养护的方法,即蒸气养护或蒸压养护。
湿度通常指的是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低,混凝土中的水份挥发快,混凝土因缺水而停止水化,强度发展受阻,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应开始对混凝土加以覆盖或浇水。
耐久性能
⑴ 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⑵ 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⑶ 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配合比
1.混凝土设计的技术要求:
(1)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
(2)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耐久性要求;
(4)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2.配合比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1)配合比就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水泥,砂和石)的比例关系.
(2)配合比的表示方法:
A.以每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来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300kg,水180kg,砂720kg,石子120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00kg;
B.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如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1:2.4:4,水灰比=0.60.
3.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
4.凝土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2)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要求;
3)原材料的品种以及物理性质:
5.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A)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设计:
(1)由强度条件和耐久性条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a)根据强度设计混凝土的水灰比:
(公式1)
(公式2)
b)根据耐久性确定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W/C:
c)取上述两个水灰比的最小值,作为初步设计的水灰比值;
(2)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3)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4)选择砂率:
(5)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
(a)质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工程上比较常用):
(b)体积法:
(B)实验室配合比:
(1)和易性调整
按初步配合比称取材料进行试拌.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应测定坍落度,并检查其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好坏。
每次调整后再试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试拌调整工作完成后,应测出混凝土拌合的表观密度,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在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时,可能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a)流动性比要求的小:
调整办法:保持W/C不变,增大水,水泥用量;
b)流动性比要求的大:
调整办法: 保持砂率不变,增大砂,石用量;
c)砂浆不足引起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时:
调整办法:单独增加砂的用量,适当增大砂率;
d)砂浆过多引起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时:
调整办法:单独减少砂的用量,适当降低砂率;
(2)强度复核
分别用 三个水灰比,拌制三个混凝土试样,测量其28d的抗压强度值,看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
(C) 施工配合比
现场材料的实际称量应按工地砂,石的含水情况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配合比,叫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按下列公式计算:
其他品种
1.高强混凝土: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混凝土平均强度已超30MPa,在我国,高强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
2.轻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凡由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置而成的轻混凝土,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多孔混凝土:是一种内部均匀分布细小气孔而无骨料的混凝土,分为加气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两种.加气混凝土一般用于屋面材料和墙体材料,泡沫混凝土主要用于屋面保温材料。
大孔混凝土:是以粒径相近的粗骨料,水泥,水,有时加入外加剂配制而成的混凝土,主要适合墙体材料。
3.抗渗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是指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
4.聚合物混凝土:
聚合物混凝土是由有机聚合物,无机胶凝材料和骨料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体现了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胶凝材料的优点,克服了水泥混凝土的一些缺点.聚合物混凝土一般可分为三种:
⑴聚合物水泥混凝土⑵聚合物浸渍混凝土⑶ 聚合物胶结混凝土。
5.防冻混凝土:
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称为防冻混凝土;
6.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是指其拌合物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除需满足工程所需的强度外,还需要满足流动性,不离析和少泌水的泵送工艺的要求。
规范规定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水泥.
7.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8.纤维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基体,掺入纤维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降低其脆性.常用纤维材料有:玻璃纤维,矿棉,钢纤维,碳纤维和各种有机纤维.纤维混凝土已逐渐地应用在飞机跑道,桥面,端面较薄的轻型结构和压力管道等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 2020 江西酷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701058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